翌日,早上八点半,凤阳刑侦中队。
赵毅拎着豆浆走进办公室。
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零零散散照射进来,点缀在报纸上,报纸下面是一个人,双腿翘在桌上,身体靠在椅背上,看样子是在打盹儿。
赵毅扫了一眼。
办公室里,只有那一个人,其他的位置都空着。
这也能理解。
毕竟搞刑侦这行,不像其他工作,定时定点上下班。出现场,蹲点,押送犯人,审讯,几乎只要出事儿,他们就得工作。
搞不好还得连轴转。
办公室里只有一两个值班人员,实属正常。
要是所有人成天都呆在办公室里,那只能说明,他们在玩忽职守。
否则怎么可能那么闲啊!
国家安危,公安可系于一半。
人少,说明他们在拼命工作。
如果他们都不认真工作,谁还来保证社会和平稳定和人民安全呢?
这叫牺牲小我,成就大我。
“嘿,嘿!小王,别睡了。”
赵毅来到同事的身边,拍了拍。
“啊?什么情况,几点了?哪里有案子?”
小王蹭地坐了起来。
报纸也顺势滑落。
他那张带着疲倦的脸庞还有尚未褪去初入社会的稚嫩,模样倒是眉目清秀,看上去年纪不大。
赵毅笑了笑。
“该换班了,师弟,赶紧回去休息吧,到我值班了。”
这小王跟他是一个警校毕业的,今年刚刚分配过来,因为以前实习是在派出所,所以来到刑侦中队可谓是干劲十足,成天想着出现场和去蹲点侦查。
感觉不参与点有危险的案子,好像就白干了似的。
这份心是好的,不过小王不知道一线到底有多危险,难道中队长还不清楚么?
也是鉴于他初来乍到,辖区环境不熟悉,工作经验也不多,这才安排主要负责队内的值班和平时录录口供,等确实人手不够的时候,再让他上一线。
中队长可不想刚来一个新人,结果没几天就出事了。
这不,也正是因为这样,所以小王每每听到有人叫他,都兴致冲冲地以为要出去办案。
当然,结果也总是以失望收场。
“哦,这样啊。”
小王悻悻地收拾着桌上的文件,看得出来,他这会儿并不太想回去睡觉。
“呵呵,小王,别心急,以后有你出现场的机会,到时候啊,你就知道值班是件多么舒服的工作了。”
赵毅调笑道。
“得了吧。”
小王撇了撇嘴。
“我问中队长什么时候出去可以带上我,结果他从来不给我个准话儿。诶,赵哥,你说中队长是不是在给我穿小鞋故意针对我呢?”
“臭小子,胡说什么呢!”
赵毅啪地一下子拍在他的脑门上。
“中队长这是照顾你,以前你在派出所实习的时候处理的是什么事儿?现在你在我们中队面对的是什么?背熟了民事纠纷,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区别么?告诉你,要是不熟悉刑侦中队的工作内容,出现场?就你小子这愣头青,指不定得惹出什么麻烦!
行了,行了,赶紧回去睡觉,没准儿你刚睡着队里就要通知你回来录口供。”
赵毅挥了挥手,气得哭笑不得。
这小子,瞎想些什么呢!
其实他也蛮理解小王的。
毕竟,几年前,自己不跟他是一样的么?
才来时斗志昂扬,巴不得天天冲一线抓人,破获大案要案。但干久了……自然就明白当时自己有多么单纯,甚至偶尔还会觉得有些身心俱疲。
小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收拾好文件之后,他跟赵毅交接了一下,便朝门口走去。
忽然,他又想起了什么,然后转身说道:“对了,赵哥,吴哥昨天半夜来说你要的资料他查到了,我放在你桌子上了。哦,对了,他还说你看了之后一定要给他打个电话,他说有些东西要亲自跟你说。”
赵毅愣了愣。
想起来昨天委托同事帮忙查袁医生助理于良的事情。
不是说老吴这两天忙着破一件诈骗案么?怎么快就有回复了?
想着,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,打开一个牛皮纸文件夹,里面全是打印好的资料。
“于良,锦城人,出生于1996年……”
赵毅一一扫了下去。
这份资料很全面,里面写着于良四岁被遗弃,后被一家现在已经倒闭了的福利院收养。
九岁时,于良又被一对夫妻收养。
而五年前,他的养父养母死于一场车祸,从此便独自生活至今。
这份资料里面还详细记载了于良的学习经历,以及工作经历。
从毕业之后,他便一直在袁清的私人心理诊所工作,直到三个月前才转为正式员工,成为袁医生的助理。
看完于良的资料,赵毅点了一支烟,陷入了沉思。
从这份资料来看,那个于良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。
可是昨天在殡仪馆的时候,这人的行为分明不合情理。
赵毅在刑侦中队呆了也有好几年,虽然经验可能没有其他老刑警丰富,但他还是很相信自己的知觉。
一个完全找不到任何特点的人,本身就具有相当好的隐蔽性。
而他,在这起少年溺水身亡的事件中,又到底充当着怎样的角色?
正想着,小王凑了过来,好奇的瞟了一眼。
“赵哥,这是什么案子的啊?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啊?”
“你还没走?”
赵毅回过头,有些诧异。
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